伤残警察2020年补助标准
本文目录一览:
1. 定义
伤残警察是指因执行职务时遭受意外或患病,导致身体或精神上永久性损伤伤残警察鉴定标准的警察。
2. 标准制定目的
制定伤残警察鉴定标准是为伤残警察鉴定标准了公正、准确地评估警察的伤残程度,为工伤认定、待遇支付、抚恤金发放等提供依据,同时也为保障伤残警察的权益,激励其继续为维护社会稳定贡献力量。
二、伤残种类及评定标准
1. 身体伤残
(1)烧烫伤:根据烫伤程度分为一级至十级,每级相差5%的伤残程度。
(2)骨折:根据骨折程度分为一级至八级,每级相差25%的伤残程度。
(3)其伤残警察鉴定标准他身体损伤:根据损伤部位、程度及对生活的影响,分为一级至十级,每级相差10%的伤残程度。
2. 精神伤残
(1)因执行职务导致的精神创伤:根据精神创伤的程度,分为一级至四级。
(2)其他精神疾病:根据病情严重程度,分为一级至七级。
三、鉴定程序及注意事项
1. 鉴定程序
(1)申请人提交申请:申请人需提交相关材料,包括病历、诊断证明、照片等。
(2)鉴定机构受理申请:鉴定机构审核材料后,决定是否受理。
(3)鉴定机构组织鉴定:鉴定机构组织专家进行鉴定,出具鉴定报告。
(4)结果反馈:鉴定机构将鉴定结果反馈给申请人。
2. 注意事项
(1)申请人需提供真实材料,不得虚报、冒领。
(2)申请人需按时参加鉴定,遵守鉴定机构的纪律。
(3)申请人需对鉴定结果负责,不得对鉴定结果提出无理要求或投诉。
(4)申请人需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调查,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材料。
四、处理办法及法律责任
1. 处理办法
(1)根据鉴定结果,对符合条件的伤残警察,相关部门应及时进行工伤认定、待遇支付等手续。同时,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,给予伤残警察适当的抚恤金和福利待遇。
(2)对于不符合条件的伤残警察,相关部门应依法驳回申请,并告知申请人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。
2. 法律责任
(1)对于虚报、冒领、贿赂等违法行为,相关部门应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。
(2)对于鉴定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鉴定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的,相关部门应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。同时,加强鉴定机构的监管力度,确保鉴定过程的公正、公平、公开。
(3)对于不服鉴定结果或投诉的,相关部门应及时调查处理,保障伤残警察的合法权益。同时,加强宣传教育,提高公众对伤残警察的认识和理解,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。
标签: 伤残警察鉴定标准
相关文章
